s
欢迎来到天津滨海安琪妇产医院官方网站! 会员中心 优惠活动 医保服务

新生儿第6月1周育儿要点提示

发布时间:2016-09-09 14:09在线咨询丨预约挂号
导语
introduction
新生儿第6月1周育儿要点提示 你可能会留意到宝宝已经开始出牙或准备出牙了。这时宝宝的手眼协调也逐渐再进步,他现在可以轻易地伸出
  新生儿第6月1周育儿要点提示

  你可能会留意到宝宝已经开始出牙或准备出牙了。这时宝宝的手眼协调也逐渐再进步,他现在可以轻易地伸出手抓东西了。宝宝能自己靠坐一会,并且双手能自由活动。宝对妈妈的依恋会空前强烈,当他意识到妈妈要离开的时候,会抱住妈妈哭闹。

  第6月1周生长发育指标

  生长指标:

  体重平均值:男婴:6.9-8.8kg,女婴:6.3-8.1kg;

  身长平均值:男婴:65.1-70.5cm,女婴:63.3-68.6cm;

  头围平均值:男婴:44.32cm,女婴:43.20cm;

  胸围平均值:男婴:44.06cm,女婴:42.86cm。

  能力指标:

  语言能力:

  1、可以把手放在嘴上“打哇哇”,音节多是同音重复。

  2、发咕噜声:以低音调的声音改变口腔气流,发出哼哼声和咆哮声,但不同于肠鸣音。

  运动能力:

  1、会转动手腕来回翻转和操作物品。

  2、能够较为平衡地背靠枕头坐着。

  你该帮宝宝做些什么?

  1、宝宝进入了辅食期,为宝宝选择婴儿专用的安全餐具很重要哦!

  2、此时的宝宝正处在认知发展的高峰期,多带宝宝到户外,看看花草、小鸟,对宝宝的认知发育非常有利。

  3、带栏杆的床不再适合宝宝了,当宝宝醒着时,更好放在大人的床上或放在铺着地毯或地垫的地上,让宝宝尽情地运动。

  第6月1周本周重点注意

  宝宝发烧可大可小,父母需要谨慎

  宝宝已经6月一周左右大了,这个阶段宝宝抵抗力低,尤其在季节转换,天气忽冷忽热,易发生感冒进而出现发烧症状。你应该学会正确的退烧方法,如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备用退热贴等。

  到了夏季,因天热、宝宝自身调节的能力比较差,发烧的孩子比较多。而且夏季的天气潮湿炎热,病毒、细菌增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同时伴有发烧的症状。

  不少家长会在家中备用退烧药,宝宝发烧就擅自给药,但是三分药七分毒,而且宝宝的免疫系统不比成人,用药量你可能难以把握,因此,建议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若发烧较为严重,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诊治,用药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谨慎使用,避免严重后果产生。

  应该怎样预防孩子发烧呢?

  1、可以多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及时增减衣物。

  2、药物上可以选择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服用病毒灵可以有效的增强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第6月1周怎样让宝宝更健康

  给6-7个月宝宝断奶的正确方法

  从上个月开始实行断奶的婴儿,在这个月里食量将逐渐增大。由于婴儿已记住了乳品以为的其他食品的味道,对自己喜欢的食品就总想多吃。可是,如果为了增加代乳食品的量而减少母乳或牛奶,对婴儿是非常不利的。

  正确应对小儿感冒是关键

  6个月大的宝宝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而且宝宝在这个时间段的抵抗力低,因此,你对宝宝感冒做好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你可以帮助宝宝增加锻炼,或者适当注射疫苗,正确的药物预防等。通过小心预防,让细菌无乘虚而入的机会。

  退热贴,宝宝发烧好帮手

  宝宝难免会生病发烧,宝宝发烧了,容易烦躁哭闹,作为新手妈妈的你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怎样才能减轻宝宝的痛苦。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发烧不能动辄就吃退烧药哦,医生建议,宝宝发烧38.5度以下应该尽量采用物理降温。在用冰敷宝宝额头是个不错的方法。退热贴就是妈妈们常用的物理降温的辅助工具。宝宝发烧时贴于额头,可以让宝宝舒服很多。

扫一扫,在线医生随时为您提供健康咨询服务Sweep the online doctors ready to provide you health counseling care
扫一扫
在线咨询
掌握一手资讯
  • 上一篇:新生儿第5月1周育儿要点提示
  • 下一篇:新生儿第7月1周育儿要点提示
  •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最新专题 LAEST TOPICS
    专家墙LEADER

    旗下医院 : 天津阳光树口腔医院 | 北京京通医院 | 北京京通妇科医院 | 北京安琪妇产医院 |北京友爱医院 |燕郊新华医院
    北京安琪妇产医院 |北京友爱医院
    Copyright 2016 Angel Women's & Children's Hospital of tianjin 津ICP备20004462号-1  (津滨)医广[2022]第01-14-01号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